略议荆楚文化
2018-03-14 07:22:52
  • 0
  • 0
  • 4

本博连日来的文章都说周公孔子,连篇累牍的说了下去,怎不令人生厌?为了换一下口味,今天来点新的,也就是<漫说荆楚文化>!

首先,要说的是荆楚文化为什么比周公孔子新鲜?它最突出的是楚国部族的族源与周孔截然不同!孔子虽属殷裔,偏偏复礼从周,而周族不仅出自于夏族,而且为黄帝之后;可是,楚人不仅是祝融氏之后,而且属与与黄帝并列的炎帝一族!试问:何以见得?君不见黄陵位于陕西,而炎陵却在湖南,既地分南北,更相距千里,岂不截然有别?尤其是周孔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均系中原文化,系属黄帝文明;可是出自江淮的道家文化,却是殷商逃楚的贵族所确立,难道不与复礼从周的孔子儒家相区别?如此种种,怎么不说明它们之间的不同?

其次,要说的是荆楚文化有什么特点?其首要特点在于为什么以荆楚为名!以荆为名,说明该地遍布荆棘;如要解释以楚为名,则需对楚字加以分析:楚之一字,上林下疋,象人的行走干森林之形,岂不说明它们的祖先薜路褴褛之艰辛?这种艰难的开发,反映了炎帝族遭到黄帝族排斥以后的克服困难,如果还要追究它们为什么族属炎帝,不仅楚地有神农架可以为证,而且有楚王以熊为姓,而熊之一字上能下火也就足以说明!

至于荆楚文化有什么创意,其第一个创意在于存在取代周的野心,它不仅在于不接受周王朝具有贬义的子爵封号而自称楚王,而且有楚庄王问鼎之轻重与尊王攘夷的齐晋逐鹿中原!

其第二个创造性特点在于不仅有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与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相对立,而且还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离骚与孔子所删的诗经有所不同!从创作特点看诗经的风雅颂均为历史与现实的反映,属于写实主义文学;可是,楚辞却有孔子所不愿说的怪力乱神,尤其是屈原的离骚,不仅以满腹牢骚倾吐出其个人愿望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而且以忧国忧民为特点反映了开始萌生的民族主义的精神!

再次,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在于它因秦人侵楚绝望投江而死,而且由于他的死亡唤醒了楚人的民族精神,为了实现对秦国灭楚的报复,乃有"楚虽三户,足以亡秦"的民谚,试问:奋起反秦的陈胜吴广刘邦项羽,哪一位不是楚人?尤其是刘邦建立的汉朝不仅以出自楚地的黄老道家为治国方针,而且它所建立的汉朝之汉一字,则又成为汉族之冠称,既以开明专制取代秦王朝的暴虐统治,更以汉族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文明!

如此辉煌的历史过程,难道不是荆楚文化所创造的历史功绩?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